營養學博士-吳映蓉
雞精和雞湯都含有較豐富的游離胺基酸,兩者都是動物性高普林的食品;前者經過處理,膽固醇較低,後者的膽固醇比較高,也較多脂肪。懷孕的媽媽或是精神不濟的人,都可以喝雞湯或雞精得到營養;但像高血壓、痛風、腎臟病的人,就不能隨意喝雞精,須經由醫師或營養師評估才能飲用。
吃進雞肉真正的營養
雞肉算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,但是雞肉和其他的肉類一樣,必須經過腸胃道消化才能被身體吸收;這對於一些腸胃功能較差或希望快速恢復體力的人來說,吃雞肉補身的效果會比較慢。
但若經由長時間的燉煮,雞湯會含有許多身體較易吸收的游離胺基酸,可迅速補充體力,但因雞含有油脂,建議要先去掉雞皮再燉,或將燉好後的雞湯放入冰箱,等油脂凝固後再去除。
每個人都適合喝雞精嗎?
如果怕膽固醇或沒有時間燉雞湯的人,「雞精」是可以考慮的選擇。但目前的雞精雖已經過處理,不含膽固醇,卻不代表適合每個人。以下這些人喝雞精就要特別注意:
1.高血壓患者:雞精是長時間燉煮濃縮的飲品,含鈉量會比較高,建議高血壓患者如果要喝雞精,一定要選擇含鈉量較低的產品,且建議一天以一瓶為限。
2.慢性腎臟病者:雞精含有大量鉀離子,腎臟病患者對鉀離子排除有障礙,若腎臟功能不佳的人常飲用,可能會造成血鉀過高,嚴重者心跳會停止。
3.有痛風或高尿酸的人:雞精、蜆精或自己燉的雞湯、肉汁等經過濃縮的肉湯都是典型的「動物性高普林」食品,高尿酸、痛風患者都要忌口。
你累了嗎?喝雞精吧!
但話說回來,無論是雞精或是雞湯,一定有它的好處,如果沒有高血壓、腎臟病、痛風等病症,以下這些人是可以雞精當補品的:
1.產後要哺乳的媽媽:無論是雞湯或是雞精,對於媽媽「發奶」非常有幫助,近來也有研究發現,如果媽媽喝雞精,會讓母乳的品質更好。
2.長期疲勞、用腦過度的人:有研究顯示,雞精能改善精神疲勞,幫助注意力集中,因為雞精還有許多游離胺基酸,可快速被人體吸收,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,讓精神好一點。
雞精雖有它的功效,無論一般人或病人,絕不可以把雞精當做營養的來源。論營養成分,一杯牛乳的營養絕對勝過一罐雞精,只是雞精含有比較豐富的游離胺基酸,利於人體吸收,只能做為輔助食品。
此外,雖然現在有很多雞精是針對小朋友設計,其實小朋友在成長階段,養成均衡飲食習慣最重要,每天給小朋友一瓶雞精,不如教小朋友每天要喝牛奶、多吃蔬果。尤其是小小孩,腎臟發育還沒有完全,若長期大量的給雞精,過多的鉀離子可能造成腎臟過多的負擔。
擷取自 你吃對營養了嗎?